我成了永續顧問,卻看到兩好兩壞
四年來的個人觀察
在跟許多新認識的朋友解釋我的職業時,大部分的人都覺得很新奇、很有意義、很激勵人心、很積極正向。但其實就如同每一份職業,工作上都有它令人覺得滿足、或是令人覺得挫敗的地方。
撇開一些日常的繁雜工作、來回溝通等這種作業層面的細節,這篇文章希望可以就台灣 CSR 發展的角度,來看作為一個 CSR 顧問,我覺得最令人覺得氣餒的兩件事(兩壞),以及最令人覺得受到鼓勵的兩件事(兩好)。
兩壞
第一壞 - 一切都是為了獎項 🏆
「一句話,能不能得獎?」桌子另一端,穿著 polo 衫的某總經理靠在椅背上,打斷了簡報。我則心裡想著「這是我想要提供的價值嗎 ?」
國內外琳瑯滿目的永續獎項、評比,被我列為其中一壞。
當然,我不是要否定那些設立獎項的前輩的初衷與努力,我可以理解、也認同在推廣 CSR 概念的初期,獎項可以提供企業更多誘因與動力,我也相信,這些獎項若不是由具有一定聲望、眾所認可的單位發起,是不會有效果的。
但發展至今,我認為有些走調了。走調的,是企業看待這些獎項的心態。
我認為,這些外部的獎項確實可以作為推行 CSR 的加分項目,但當得獎、入選成為企業行動的「唯一目標」時,問題就出來了。
有計分的項目才重視,不能得分的項目就忽視
當我們由風險管理的角度來切入,而在決定一個企業要怎麼推動 CSR、哪些議題是重要、優先的,通常會用幾個指標來決定,例如對環境社會有高衝擊的、是利害關係人關注的重點、具有高風險/高機會,大概不出這幾種。
但當一家企業的目標不是管理永續風險,而是「得獎」的時候,該獎項的評分機制與題組及內容包裝的難易度,就會變成用來決定哪些項目要優先處理的依據。
看出問題所在了嗎?這表示「企業決定報名參加什麼獎項、這些獎項有什麼題組、這些獎項如何評分」,這些變成了重點,成了執行人員花很多時間與心力在研究的對象,資源也不定會被用在真正對該企業重要的議題上。
不知道是否是台灣傳統的「考試文化」造就這樣的現象,我覺得這個情形在台灣特別的嚴重,甚至可以說是本末倒置了。
第二壞 - SDG washing 🌊
大家應該有聽過 greenwashing 漂綠,指的是企業利用不實的環保宣傳、號稱對環境付出努力來打造綠色品牌形象,但實際卻並沒有環保的行動。
而 SDG washing 也是類似的概念,指的是企業並沒有真正對 SDG 付出行動,卻聲稱他們有付出努力。當 SDG 的概念在台灣開始漸漸普及後,企業的 CSR 報告書開始了一場「對應」 SDG 的遊戲,也就是將自己目前既有的行動來找沾得上邊的 SDG 目標,並在 CSR 報告書內聲稱自己有採取行動。一夕之間,幾乎七八成的企業都看似對永續發展目標很有貢獻,有的企業甚至毫不客氣的 17 個目標全都有相對應的行動,真的是這樣嗎?
我認為真正的響應 SDG ,應該要「特地」為了幫助台灣,或者幫助地球達到選定的某個 SDG 目標,而做出行動。但仔細去看,會發現有些企業的報告書,明明就跟去年的內容大同小異,今年卻多了 SDG 的內容,只是拿一些過去的行動來湊數,覺得議題好像有沾上邊,但並不打算做出更多投入,對我來說,這就是 SDG washing。
我認為真正的響應 SDG ,應該要「特地」為了幫助台灣或地球達成選定的某個 SDG 目標,而做出行動。
SDG washing 長期下來對永續發展絕對有不利的影響:
- 社會大眾可能會對 SDG 覺得麻痺,因而不再關心;
- 企業們都認為只要維持現狀就好,拿過去的活動對應一下,沒有公司願意真的做出改變
若某企業真的有特地做出行動,進行這種宣稱當然是沒有問題的,不然實在是不希望企業為了虛名而去消費 SDG 。
兩好
第一好 -「永續」在年輕一代的滲透性越來越高 🚀
在我那個年代 (雖然很不想承認,但也有一陣子了),在大學四年的教育裡是完全聽不到永續、CSR、SDG 這些字眼的。一直到我出國念書,才發現除了以永續為主題的課之外,其他的商管課程也會融入永續經營的概念在其中,舉例供應鏈管理,為期一學期的課程設計,就會有一週的課程在講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。
現在,台灣的大學,終於有以永續發展為主題的學程與課程了。這絕對是對台灣未來有決定性差異的關鍵,當這些年輕人未來走到關鍵的位子、擁有決策的權力時,這些商業道德、永續管理的知識與價值觀,將會影響他們作的每個決定。
而隨著我入行的年資提高,我也開始參與一些面試新人的過程,包含實習生、或是正職員工,可以感受到年輕人對於投身於永續行業的熱誠比以前高,對永續等議題也更有概念。有些人即便不是想成為我的同事,也是對其他領域的永續職業有興趣,聯繫到我,想多了解一些現況。
如果讀到這裡的你,也是想投身於永續的有為青年,可以參考我的上一篇文章
【想成為企業永續顧問?】,也許可以給你一些頭緒。
老實說,這個永續的圈子在台灣還很小,職涯的選擇也還很有限,希望在未來因為有更多人的加入,會有更多的創新與火花,young leadership 絕對是在永續發展很可以期待的一件事情。
第二好 - 逐漸動起來的企業 🏃
Green Giants 的作者 Freya William 在書中提到,永續應該要是 built-in 融合於經營理念,而不是 bolted-on 外加上去的 ,而我認為其中的關鍵點就是高階領導人的核心理念。
從我入行以來,看過很多不把 CSR 當成一回事的企業客戶,只要合規就好;或是很短視,認為 CSR 只是多的成本,在這種情況下,一但老闆這麼想,下面的人們即便是多麽積極,但沒有資源與預算,也很難真的帶來什麼改變。
但有些企業漸漸變得不同了。直接一點的,換了個有永續概念的總經理,一加油,齒輪們就動起來了;另外一種情況雖然比較少,但也有發生的是,老闆在某個機緣下,突然覺醒了,可能是誰的建言打動了他,可能是個人生活帶來的一些體悟,重點是,他願意投資人力與金錢了。
在專案合作的過程中,也會看到一些窗口單位在長期配合下的個人改變,變得更有永續的概念,即便原本覺得是多出來的工作,做著做著也更有使命感。
我曾經問過一個在中國做可持續發展的顧問,這份工作她最開心的時刻是什麼,她說,是「當遇到能在同一個永續頻率上溝通的客戶」的時候,我實在是十分理解她所說的意思啊。
於是,能夠看到這些企業的改變,對我來說都是莫大的感動,正因為看過上面的兩壞,更覺得這些轉變得來不易,也終於可以不愧於入行的初衷。
以上就是我觀察到的一些大方向,也許可以感受到部分的個人情緒在其中(笑),但我也了解不是人人都可以很開放的接受永續的觀念,畢竟在以前的教育與商業體系下,追求利潤極大化就是唯一的真理。我也一直在持續學習如何與這些「傳統」的客戶溝通,試著從他們的角度來思考,找到說服他們的角度。
※延伸閱讀※
【想成為企業永續顧問?】
【永續職涯系列】職涯規劃的三個小撇步